成本管理已不單純的指財務核算提出的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直接成本加上期間費用的概念,已被延伸到了一個廣義的范圍。企業的兼并重組,發展戰略合作伙伴,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技術進步,精簡組織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等都被列為了“成本節約”的范疇。
在這里提倡“有效節約運營成本”。“有效”是指成本節約要有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要有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要有利于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節約”是指從宏觀處把握,從微觀處著手的全方面的使成本水平控制在一定的范圍。“運營成本”是指廣義地企業為提供產品或服務而所發生的所有支出。強調成本節約的“有效性”,是因為成本管理中仍然可能存在以下誤區:
第一, 成本并不是越低越好。企業如果一味追求低成本,而以犧牲產品或服務質量、響應客戶的時間等條件為代價,可能導致后續成本的不斷增加,反而削弱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
因此,企業引入“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應成為發展趨勢,如果某項成本的降低削弱了企業的戰略競爭優勢,應當棄之不用,如果某項成本的投入可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則應鼓勵。
第二, 成本管理并不是越細越好。所有的管理措施均需要考慮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的人力、財務、物質資源配置條件下,使成本水平達到z*優。
第三, 成本管理并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成本管理的概念應該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應上升到企業文化建設、體制建設、戰略規劃的高度。
第四, 成本管理只重節約,也要重視預防。即力求在生產過程中不徒耗無謂的成本浪費,通過改進工作方式等措施預防成本的無效支出。例如,減少廢品損失、節約能耗、零庫存、作業分析與改進等皆屬成本預防的范圍。
為實現企業運營成本的有效節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 標桿管理
企業管理者應樹立一切皆可對標的理念,具體到成本節約方面,公司對標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
內部對標。可在企業內部尋找標桿,尋找企業成本管理績效z*優的基層、班組、或個人為代表,對其成本管理現狀進行剖析,總結其先進經驗和做法,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全面推廣,從而帶動公司整體成本管理績效的提升。
外部對標。也可以在在企業外部同行業、跨行業選擇標桿。通過分析國內、國際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成本水平,總結標桿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或者分析為達到競爭對手相同的成本水平,需要哪些管理舉措,通過“魚骨圖”的形式進行詳細說明并落實,以實現成本有效節約的目的。
二、價值鏈管理
成本節約應滲透企業價值創造的各個環節,深入到企業的規劃、設計、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全面、細致地分析和控制各部門內部及部門之間相互聯系的成本。
例如,美的公司就是通過發展戰略采購供應商合作伙伴,合理控制庫存來提高利潤空間的。對于美的來說,其較為穩定的供應商共有300多家,其零配件加起來一共有3萬多種。目前,美的空調成品的年庫存周轉率不僅遠低于戴爾等電腦廠商,也低于年周轉率大于10次的韓國廠商。庫存周率提高一次,可以直接為美的空調節省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的費用。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證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維持了相當的利潤。
因此,成本節約的范圍不局限于企業內部,還超越企業邊界進行跨組織的成本管理,與企業價值鏈相關的上游(供應商)與下游(客戶)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重塑企業的成本與競爭優勢。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